斯文何罪窜南荒,来谒孤祠泪数行。的解释

梦梦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谒伏波庙

宋·胡铨

斯文何罪窜南荒,来谒孤祠泪数行。

赖有故人供禄米,更无新客到门墙。

桄榔叶暗蛮烟合,荔子花红瘴雨香。

坐久不知身是客,此中真意欲忘乡。

作者及朝代

作者:胡铨(1102年-1180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胡铨,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名臣”,胡铨坚主抗金,反对议和,曾上书请斩秦桧等三人以谢天下,被贬谪岭南,秦桧死后复职,绍兴末,任兵部尚书,力辞高宗所赐玉带,晚年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谥“忠简”,著有《澹庵文集》等传世。

译文

文人学者有什么罪过要被贬谪到这南方的荒凉之地,我来到这孤独的伏波庙前,不禁泪流满面,幸好还有老朋友供给禄米维持生计,再也没有新的客人来到这破败的门墙之前,桄榔树的叶子在蛮荒的烟雾中显得昏暗,荔枝花在瘴雨中绽放着红色的花朵,散发着香气,我在这里坐了很久,以至于忘记了自己是客居他乡,这里的美景和真意让我几乎忘记了故乡。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被贬谪到南方荒凉之地的悲愤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在逆境中的坚韧与豁达,诗人通过描绘伏波庙的孤寂、环境的恶劣以及自己生活的艰辛,反衬出他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首联直接点出诗人被贬谪的遭遇,表达了内心的悲愤与无奈;颔联通过“赖有故人供禄米”一句,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乐观;颈联则通过描绘环境的恶劣,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孤独与艰辛;尾联则以“坐久不知身是客,此中真意欲忘乡”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胡铨在被贬谪到南方荒凉之地时所作,胡铨一生力主抗金,反对议和,曾多次上书请求斩杀秦桧等奸臣以谢天下,他的忠诚与正直却遭到了朝廷的打压和排挤,最终被贬谪到南方荒凉之地,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胡铨依然保持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未来的希望,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愤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在逆境中的坚韧与豁达。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