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不可极,始登徵我人。的释义

生辉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登楼

唐·韦应物

高阁不可极,始登徵我人。

遥山对轩槛,瀑水入窗巾。

燕雀自相语,高飞戾青云。

何当凌霄汉,一使平生志。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于山水之间,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风格清新淡远,后人将其与王维、孟浩然并称为“王孟韦柳”。

作者简介

韦应物是唐代中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尤其擅长以清新淡远的笔触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他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高楼难以攀登到顶,刚开始攀登就召唤着我的友人。

远山遥遥相对着轩窗栏杆,瀑布水流入我的窗巾。

燕雀在枝头自相交谈,它们高飞直上青云。

何时能凌驾于云霄之上,实现我一生的志向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束缚的感慨,首句“高阁不可极”既指高楼难以攀登到顶,也象征着理想的高远和难以企及,接着诗人通过描写远山、瀑布等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壮阔而清幽的意境,燕雀自语的场景则暗示了世俗的喧嚣与诗人的孤独,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越现实、实现远大志向的强烈愿望。

赏析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登高远望的场景,诗人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壮美,还深刻地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束缚的无奈,诗中“遥山对轩槛,瀑水入窗巾”等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感受,而“何当凌霄汉,一使平生志”等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向往和追求,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辞官闲居期间,在仕途失意、人生困顿的背景下,诗人通过登高远望来排解内心的苦闷和压抑,他借助自然景色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束缚的抗争,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追求,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它启示人们要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