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符能救赵,醇酒送残生。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史·信陵君

唐·汪遵

窃符能救赵,醇酒送残生。

惜哉夷门客,犹自说侯嬴。

作者及朝代

作者:汪遵,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必用,一字用之,安徽宣城人(一说睦州人),他的诗大多咏史之作,题材都是取于《左传》、《史记》、《汉书》及《后汉书》。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汪遵生活在晚唐时期,以咏史诗著称,他的作品多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缅怀,汪遵的诗风清丽脱俗,语言简练明快,善于在有限的篇幅内传达深刻的历史感和人生哲理。

译文

偷盗兵符能够解救赵国,却最终只能以醇酒度过余生。

可惜啊,那位夷门的食客,还在谈论着侯嬴的英勇事迹。

释义

窃符能救赵:指信陵君魏无忌(魏昭王少子)为了解救被秦国围攻的赵国,听从侯嬴之计,盗取魏王的兵符,指挥魏军击败秦军的故事。

醇酒送残生:指信陵君在成功解救赵国后,因受到魏王的猜忌而心灰意冷,最终沉迷于酒色之中,度过了余生。

惜哉夷门客:夷门是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的东门,这里代指信陵君的门客,诗人感叹这些门客虽然曾参与救赵的壮举,但未能阻止信陵君的沉沦。

犹自说侯嬴:侯嬴是信陵君的重要谋士,为信陵君盗符救赵出谋划策,诗人说这些门客还在谈论侯嬴的智勇,却未能反思信陵君的悲剧命运。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信陵君从英勇救赵到沉沦酒色的悲剧人生,诗人以“窃符能救赵”赞扬了信陵君的智勇和爱国情怀,又以“醇酒送残生”表达了对信陵君晚年沉沦的惋惜和批判,诗人通过“惜哉夷门客,犹自说侯嬴”的感慨,暗示了当时社会对于英雄人物的片面认识和缺乏深刻反思的现状。

创作背景

汪遵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通过对信陵君故事的咏叹,既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缅怀和敬仰,也寄托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社会变革的渴望,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反思了英雄人物的命运和社会责任,提醒人们要珍惜历史经验,勇于担当社会责任,避免重蹈覆辙。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