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贱自遭奴隶薄,心闲好与溪山友。的释义

梦梦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文珦

身贱自遭奴隶薄,心闲好与溪山友。

林泉深处有茅庐,白日垂帘掩空袖。

作者简介

释文珦,南宋末年至元初的僧人、诗人,他生于南宋末年,历经战乱,后隐居山林,以诗为伴,过着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生活,释文珦的诗作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他的作品在元初诗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身份卑微自然遭到奴隶般的轻视,但内心闲适却能与溪山为友。

在林泉深处有一间简陋的茅庐,白天放下窗帘,空着袖子,悠然自得。

释义

首句“身贱自遭奴隶薄”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卑微、遭受轻视的无奈与感慨;次句“心闲好与溪山友”则展现了诗人内心闲适、超脱世俗,与山水自然为伴的豁达情怀,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山林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首句以“身贱”与“奴隶薄”相对照,突出了诗人身份卑微、遭受轻视的境遇,但诗人并未因此消沉,反而以“心闲”与“溪山友”相对照,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为伴的豁达情怀,后两句则通过描绘林泉深处的茅庐和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生活态度,整首诗意境清幽、语言质朴,充满了山林隐逸的气息。

创作背景

释文珦生活在南宋末年至元初这一动荡时期,历经战乱和流离失所之苦,他深感世俗的虚伪和名利的虚无,于是选择隐居山林,以诗为伴,过着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隐居期间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山林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通过描绘自己与山水自然的亲密关系,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世俗社会的疏离感和批判精神。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