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忆旧游
朝代:宋代
作者:赵师秀
芙蓉雁荡重经眼,旧事无人与共论。
独倚危楼听夜雨,寒灯一点照孤魂。
作者简介
赵师秀(约1170年-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或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诗人,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并称“永嘉四灵”,开创了南宋“江湖派”的先河,赵师秀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日常生活场景,情感细腻,语言质朴,是宋代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译文
再次游览芙蓉峰和雁荡山,眼前的景色依旧,但那些往事却无人可以倾诉,共同回忆,我独自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听着夜里的雨声,一盏微弱的寒灯照亮了我孤独的身影和内心深处的寂寞。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孤独心境的抒发,首句“芙蓉雁荡重经眼”描绘了诗人再次游览熟悉的风景,但“旧事无人与共论”则透露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那些曾经的记忆和故事,如今却找不到人来分享,后两句“独倚危楼听夜雨,寒灯一点照孤魂”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独感,诗人独自站在高楼上,听着夜雨,身边只有一盏微弱的灯,映照出他孤独的灵魂。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诗人的内心情感,前两句以“芙蓉雁荡”的美景为背景,但紧接着用“旧事无人与共论”将读者拉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后两句则通过“独倚危楼”、“听夜雨”和“寒灯一点”等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和寂寞的氛围,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赵师秀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伏和变迁,对过往的时光充满了怀念和感慨,作为一位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足够重视的诗人,赵师秀在晚年可能也感受到了深深的孤独和无奈,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感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