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明时尚使龙蛇蛰,壮志空传虎豹韬”,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刘基的《感怀二十四首·其一》,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感怀二十四首·其一
明·刘基
明时尚使龙蛇蛰,壮志空传虎豹韬。
老去功名空自惜,秋来风景为谁好。
寒烟落日孤城闭,野水荒山万木凋。
惆怅东篱黄菊瘦,西风愁杀几多腰。
作者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译文:
在光明的大时代里,英雄豪杰却像龙蛇一样蛰伏不出;他们的壮志豪情,只空留在虎豹韬略的典籍中传颂,我年岁已老,对于未能实现的功名只能暗自惋惜;秋天到来,这美好的风景又是为谁而展现呢?寒烟笼罩下的落日映衬着紧闭的孤城,荒野中的水流和山岭间万木凋零,我惆怅地望着东边篱笆下的黄菊日渐消瘦,西风吹拂下,不知有多少人的腰身因愁苦而消瘦。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代英雄未能得到施展才华机会的惋惜,以及对自己年老功未成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秋日萧瑟的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无奈。
赏析:
首联“明时尚使龙蛇蛰,壮志空传虎豹韬”以龙蛇蛰伏、虎豹韬略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英雄豪杰在光明时代却未能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表达了诗人的惋惜之情,颔联“老去功名空自惜,秋来风景为谁好”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自己年老功未成的感慨,以及对美好风景无人欣赏的无奈,颈联“寒烟落日孤城闭,野水荒山万木凋”通过描绘秋日萧瑟的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孤独,尾联“惆怅东篱黄菊瘦,西风愁杀几多腰”则以黄菊消瘦、西风吹愁为结,深化了诗人的愁苦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基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政治抱负难以实现,内心充满了无奈和惋惜,通过描绘秋日萧瑟的景象和英雄豪杰未能得到施展才华的遗憾,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时代、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刘基作为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