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岩端遗珠
唐·李群玉
岩端见遗珠,定自求其备。
光华隐微间,璀璨映星汉。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生卒年不详,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他自幼聪颖好学,才思敏捷,尤工于诗,李群玉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多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怀之作,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他的作品被后人广为传颂,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在岩石的顶端发现了一颗被遗忘的珍珠,它一定是自己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这颗珍珠虽然隐藏在细微之处,但其光芒璀璨,足以映照整个星空。
释义
“岩端见遗珠”一句,以岩端之珠比喻人才或美德被埋没;“定自求其备”则表达了这些被埋没的人才或美德原本就是在不断追求完美和完备的过程中形成的,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这颗遗珠虽然身处卑微之地,但其内在的光芒和价值却是无法掩盖的。
赏析
这首诗以岩端遗珠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人才和美德被埋没的惋惜之情,同时也赞美了那些即使身处逆境也不失其本真和价值的品质,诗中“光华隐微间,璀璨映星汉”一句,以璀璨的星光来比喻遗珠的光芒,既突出了其内在的价值,又赋予了诗歌以浪漫主义的色彩,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人才和美德的珍视和赞美,以及对其被埋没的惋惜之情,是贯穿全诗的主题,这可能与诗人自身的经历或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在唐代,虽然文化繁荣,但社会上也存在着许多不公和不平等现象,许多有才华的人往往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得到应有的施展和认可,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深刻反思和批判,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