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竹径
宋·释绍嵩
苍苔绕径无尘到,落日敲门借竹看。
万叶千声皆是恨,更随寒雨过前山。
作者简介
释绍嵩,南宋时期的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中后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和自然景致,其作品多流露出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高洁情怀,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青苔长满了小路,以至于没有尘土能够到达这里,夕阳西下时,我轻轻敲门,只为借看那片竹林,竹叶在风中沙沙作响,每一声都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而伴随着这哀愁的,还有那越过前山的阵阵寒雨。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静谧而略带凄清的竹林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苍苔绕径无尘到”描绘了环境的清幽与洁净,“落日敲门借竹看”则展现了诗人对竹林的向往与探访之情,后两句“万叶千声皆是恨,更随寒雨过前山”则借竹声与寒雨,寄托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哀思。
赏析
此诗以“竹”为媒介,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物与诗人情感,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首句“苍苔绕径无尘到”以青苔覆盖的小径暗示了环境的清幽与隔绝尘嚣,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落日敲门借竹看”则通过敲门借竹的动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与欣赏,后两句“万叶千声皆是恨,更随寒雨过前山”则运用象征手法,将竹叶的沙沙声与寒雨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哀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其生活多与自然为伴,对山林隐逸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一次游历或隐居期间,面对眼前清幽的竹林景象,心生感慨而创作,诗人通过描绘竹林的自然美景与内心的情感波动,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诗中也隐含着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与感悟,体现了其作为一位僧人诗人的独特情怀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