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寻芳
唐·韦应物
江山时物色,花柳特招寻。
日暖春风和,烟深草木深。
岩扉不掩昼,溪户半开扃。
幸与芳菲遇,何须问酒樽。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晚年出任滁州、江州刺史等职,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江山美景随着季节变换而各具特色,花红柳绿特别引人前去探寻,阳光温暖,春风和煦,烟雾缭绕中草木茂盛,岩洞的门扉在白天也不需遮掩,溪边的小屋半掩着门扉,有幸在这芬芳美好的季节里相遇,哪里还需要问酒樽在哪里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里寻访自然美景的情景,首联“江山时物色,花柳特招寻”点明主题,即江山美景随着季节变换而各具特色,尤其是花红柳绿的美景特别吸引人去探寻,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描绘了春日里温暖和煦的阳光、和顺的春风、缭绕的烟雾以及茂盛的草木,还有岩扉不掩、溪户半开的宁静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尾联则以“幸与芳菲遇,何须问酒樽”作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陶醉,认为在这样的美景中相遇,已经足够美好,无需再借助酒樽来助兴。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春日里江山美景的迷人之处,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中通过对阳光、春风、烟雾、草木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诗人也通过“幸与芳菲遇,何须问酒樽”的感慨,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陶醉,认为在这样的美景中相遇,已经足够美好,无需再借助其他事物来增添乐趣,这种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珍视,也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闲居期间所作,韦应物一生经历了从贵族子弟到仕途坎坷再到闲居田园的转变,这种转变也深刻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在闲居期间,韦应物更加关注自然和人生,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反映了韦应物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珍视,也体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