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登北辰楼
唐·韦应物
九载忧勤已陈迹,空留双阙对青嵩。
悠悠此际情何限,欲去还留意未穷。
落日半山横翠霭,孤烟一带绕苍穹。
凭栏无限伤春意,尽在斜阳远树中。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他的个人情感和生活经历,也体现了唐代中期士人阶层的文化追求和审美趣味。
译文
九年的勤勉与忧虑已成往事,只留下两座宫殿面对着青翠的山峰。
此刻的心情无限悠远,想要离去却又依依不舍,思绪未尽。
夕阳斜挂在半山腰,翠绿的雾气缭绕其间,一缕孤烟袅袅升起,环绕着广阔的天空。
我倚靠在栏杆上,心中充满了春天的伤感,这一切都融化在夕阳和远处的树影之中。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登上北辰楼所见之景,表达了他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当前情境的深深思索,首联“九载忧勤已陈迹,空留双阙对青嵩”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九年勤勉工作的回忆和对现状的感慨,颔联“悠悠此际情何限,欲去还留意未穷”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留恋,又有对未来的迷茫,颈联和尾联则通过描绘落日、翠霭、孤烟、斜阳等自然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伤春之情和无限感慨。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情感表达深沉细腻,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深度,首联的“九载忧勤”与“空留双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现状的无奈,颔联的“悠悠此际情何限”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颈联和尾联的自然景象描绘,不仅为整首诗增添了画面感,也更好地烘托了诗人的情感氛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卸去了官职,过上了相对闲适的生活,过去的岁月和曾经的经历仍然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登上北辰楼时,他望着眼前的景象,不禁想起了过去的岁月和自己的经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思索,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韦应物个人的情感和生活经历,也体现了唐代中期士人阶层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