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绿绮琴歌
唐·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归。
制为绿绮琴,縆之以朱丝。
一朝摧玉树,凄断人间词。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颀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颀,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713年\~756年),他擅长五言古诗和七言歌行,诗风雄浑奔放,语言清新自然,尤其擅长描写音乐,能生动地表现出乐声的美妙和演奏者内心的情感,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主人今晚设宴欢饮,邀请擅长广陵曲的琴客来弹奏,月光洒在城头上,乌鸦纷纷飞起,寒霜使万树凋零,冷风吹入衣襟,铜炉中炭火熊熊,华烛高照,光辉四射,琴客开始弹奏《渌水》和《楚妃》两支曲子,第一声琴音响起,万物都安静下来,四座宾客无言,夜空中星星渐渐稀少,我曾奉命出使清淮,行程千余里,现在我要告诉你,我打算从此归隐云山,这把用绿绮制成的琴,用朱红色的丝线缠绕,一旦琴弦断裂,就像玉树摧折,人间的美妙乐章也就凄然断绝。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主人设宴邀请琴客弹奏的场景,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和琴声的动人之处,诗人也借琴音表达了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制为绿绮琴,縆之以朱丝”一句,既是对琴的精美描述,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音乐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琴声的美妙和演奏者内心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通过“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等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为接下来的琴声描写做了铺垫,而“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则生动地表现了琴声的震撼力和感染力,诗人还通过“制为绿绮琴,縆之以朱丝”等细节描写,展现了琴的精美和珍贵,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李颀在唐代诗坛上虽然有一定的名声,但仕途并不顺利,他可能曾有过出使清淮的经历,对仕途的艰辛和人生的无常有着深刻的体会,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写琴声和归隐的向往,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也通过“制为绿绮琴,縆之以朱丝”等细节描写,寄托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向往之情。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制为绿绮琴,縆之以朱丝”这句诗在整首诗中并不是最核心的句子,但它却巧妙地融入了整首诗的氛围和主题之中,为诗歌增添了更多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