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七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起视银河烂光,牛女咫尺相望。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时期杰出的文学家、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的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艺术风格上别具一格,杜牧的诗歌不仅反映了晚唐社会的现实,也展现了他个人的情感世界和文学追求。
译文
秋夜里的银色烛光映照着冷清的画屏,宫女手持精致的丝绢小扇扑打着飞舞的萤火虫,皇宫的石阶上夜色如水般清凉,宫女们静静地躺着,仰望着天空中那遥相呼应的牵牛星和织女星,银河清澈而浅近,它们之间的距离究竟有多远呢?起身望去,只见银河灿烂夺目,牛郎织女仿佛近在咫尺,彼此深情相望。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之夜的景象,通过宫女的生活细节和她们对牛郎织女传说的关注,反映了古代女性对爱情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起视银河烂光,牛女咫尺相望”两句,直接描绘了牛郎织女在银河两岸深情相望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这段美丽传说的感慨和对人间真情的赞美。
赏析
杜牧的这首《七夕》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七夕之夜的静谧与美丽,通过宫女的生活场景和她们对牛郎织女传说的关注,展现了古代宫廷生活的另一面,诗中“起视银河烂光,牛女咫尺相望”两句,不仅描绘了银河的璀璨和牛郎织女的深情相望,也寓意了人间真情的珍贵和难以触及的遗憾,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间情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虽才华横溢,却难以施展抱负,心中充满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牧创作了这首《七夕》诗,通过描绘七夕之夜的景象和牛郎织女的故事,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诗中也隐含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