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元霄邓,只林宴坐僧。全诗是什么?

梦梦11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绍嵩

何处元霄邓,只林宴坐僧。

孤云生远岫,斜日下西陵。

野老闲相语,樵夫独自行。

此中真意趣,何必问归程。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生活在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和禅宗意境,其作品多反映僧侣生活的宁静淡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释绍嵩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明快,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在何处能找到那位元宵节时仍坚守禅林的邓僧呢?他此刻正端坐在林中宴席上修行,孤云从远处的山峦升起,斜阳缓缓西沉,照耀着西陵,山野间的老人悠闲地交谈着,樵夫则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这里充满了真正的意趣和乐趣,我又何必去询问归家的路程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首联以“何处元霄邓”设问,引出对坚守禅林的邓僧的赞美;颔联通过描绘孤云和斜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颈联则通过描写山野间的老人和樵夫,展现了山林生活的闲适和自在;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陶醉和留恋,认为这里充满了真正的意趣和乐趣,无需再去追求世俗的归程。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山林隐逸生活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活动的生动刻画,展现了山林生活的闲适和自在,诗人也通过对比和反问等手法,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超脱,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明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释绍嵩的僧侣生活和禅宗信仰有关,作为一位僧人,释绍嵩长期生活在山林之中,对山林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禅宗强调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这也影响了释绍嵩的诗歌创作,在这首诗中,释绍嵩通过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和禅宗意境,表达了自己对山林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超脱,这种情感和思想在当时的南宋社会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也反映了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和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情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