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东山琴
唐·李白
山灵削作东山琴,从此精诚万万古。
松风谡谡鸣涧壑,白云悠悠绕山巅。
仙人抚琴声声慢,流水和鸣夜夜传。
一曲高山流水意,千秋万代永流传。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李白并未留下直接以“山灵削作东山琴,从此精诚万万古”为句的诗篇,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这首虚构的诗进行。)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作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瑰丽,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反映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译文
山中的神灵将山岩削刻成了一把东山琴,从此这把琴的精诚之意流传了千千万万年,松风在山谷间谡谡作响,白云悠悠地环绕着山巅,仙人轻抚着这把琴,琴声悠扬缓慢,流水和鸣,夜夜回响,一曲高山流水般的意境,将永远流传千秋万代。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把由山灵削刻而成的东山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音乐的赞美,以及对精诚之意的永恒追求,诗中“山灵削作东山琴”一句,象征着自然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从此精诚万万古”则强调了这种精神的永恒流传。
赏析
这首诗以东山琴为线索,将自然美景、音乐艺术和精神追求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诗人通过“松风谡谡”、“白云悠悠”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烘托了东山琴的神奇和美妙。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假设它是李白在游历山水之间,受到自然美景的启发而创作的,李白一生热爱自然,善于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首诗可能正是他在某个山水秀丽的地方,看到山岩的奇特形状,联想到一把精美的琴,从而创作出这首赞美自然与艺术的诗篇,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精诚之意的追求和赞美,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永恒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