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疏声兼叶度,寒色带云流”,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皎然的《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扬上人房论涅槃经义》,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扬上人房论涅槃经义
唐·皎然
林际远闻吟啸音,
疏声兼叶度寒林。
秋光欲雨棋声润,
寒色带云流石阴。
钟梵已随天籁远,
楼台犹出暮烟深。
何妨更悟灵山偈,
莫向空门老此心。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皎然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均有深厚造诣,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士交往密切,他的诗歌风格清丽闲淡,多写山水田园和寺院禅境,是唐代诗僧中的佼佼者。
译文
在树林的深处远远听到吟诵和长啸的声音,稀疏的声音伴随着落叶在寒冷的树林中回荡,秋天的阳光仿佛要下雨,棋子落下的声音也变得湿润起来,寒冷的景色带着云彩在石阴处流淌,钟声和诵经声已经随着天籁之音远去,楼台还隐约出现在傍晚的烟雾深处,不妨再领悟一下灵山的佛偈,不要在这空门中虚度此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卢使君与扬上人在何山寺论经的场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佛教氛围的渲染,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禅理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赏析
“林际远闻吟啸音,疏声兼叶度寒林。”首联以远闻的吟啸声开篇,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氛围。“疏声兼叶度寒林”一句,通过“疏声”与“叶度”的巧妙结合,将声音与落叶的动态融为一体,生动地描绘了秋日的寒林景象。
“秋光欲雨棋声润,寒色带云流石阴。”颔联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景色,通过“欲雨”的秋光和“带云”的寒色,以及“棋声润”和“流石阴”的细腻描写,将秋日的湿润与寒冷表现得淋漓尽致。
“钟梵已随天籁远,楼台犹出暮烟深。”颈联转而描写寺院的钟声与诵经声,以及楼台在暮烟中的隐约可见,将佛教氛围与自然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何妨更悟灵山偈,莫向空门老此心。”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禅理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劝诫人们不要虚度此生,要用心领悟佛教的真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皎然在秋日里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扬上人房论涅槃经义时所作,当时皎然身处寺院之中,感受到佛教氛围的熏陶和自然景物的美丽,心中涌起对佛教禅理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禅意的诗歌,通过这首诗,皎然不仅表达了自己对佛教的信仰和追求,也向读者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