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席落花人睡起,始知春兴属柴门。的解释

小星13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睡

唐·韦庄

满席落花人睡起,始知春兴属柴门。

绿杨阴里声声鸟,红杏香中点点尘。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并称“温韦”,为“花间派”重要词人,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落花满席,我从午睡中醒来,才意识到春天的气息已经悄悄来到了柴门之外,绿树成荫的杨柳间传来声声鸟鸣,红杏的香气中夹杂着点点落花尘埃,我悠闲地坐在小窗前读着《周易》,竟不知春天已经悄然离去多时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午后的闲适生活,以及他对春天悄然离去的感慨,首句“满席落花人睡起”以落花满席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伤感的氛围,暗示了春天的流逝;次句“始知春兴属柴门”则点明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感知,是从柴门之外的景象开始的,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闲坐读书、不闻窗外事的悠然心境,以及春天悄然离去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落花、鸟鸣、红杏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诗人以“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淡泊和对时间的无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心境,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充满了浓厚的文人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远离了仕途的纷扰,过上了隐居的生活,在这样一个宁静的环境中,诗人对春天的到来和离去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与韦庄晚年的生活经历和心境是相吻合的。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