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新金箧里,歌奏玉筐前。出自哪首诗?

小星11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宫中行乐词八首·其六

唐·李白

绣户香风暖,雕窗绮阁明。

璧门金阙杳,银烛玉屏清。

作新金箧里,歌奏玉筐前。

更逢清管发,处处落梅花。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后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他才华横溢,性格豪放不羁,喜好饮酒作诗,游历名山大川,其诗作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奔放,风格雄奇,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不仅擅长诗歌,还精通剑术,是一位文武双全的才子。

译文

华丽的宫室内香风温暖,雕花的窗户和精美的楼阁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金碧辉煌的宫门深邃遥远,银烛照亮的玉屏清澈明亮,新制的金箱中藏着珍宝,玉筐前奏响了悠扬的歌声,又传来清脆的管乐声,仿佛处处都飘落着梅花的芬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宫中行乐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美好,诗中“绣户”、“雕窗”、“璧门”、“金阙”、“银烛”、“玉屏”等词语,生动地刻画了宫殿的富丽堂皇;“作新金箧里,歌奏玉筐前”则描绘了宫中珍宝与音乐的盛宴;“更逢清管发,处处落梅花”则以音乐之美,喻指宫中生活的和谐与高雅,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

赏析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美好,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中通过对宫殿、珍宝、音乐等元素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物质丰富,更通过“处处落梅花”的意象,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诗中的“金箧”、“玉筐”等象征性物品,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的昌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宫中供奉时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李白一生曾两次入京,第一次是在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他因友人推荐被召入京,供奉翰林,期间创作了包括《宫中行乐词》在内的多首诗歌,这些诗歌不仅反映了李白对宫廷生活的观察与体验,也体现了他在宫廷中的才情与抱负,由于性格原因和宫廷政治的复杂性,李白最终并未能在朝中长久留任,而是选择了离开,继续他的游历与创作生涯。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