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邱今在皋比席,日与诸生泳圣涯。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108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太邱今在皋比席,日与诸生泳圣涯”,这首诗出自明代李东阳的《赠太邱先生肖像》,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原文及作者朝代

赠太邱先生肖像

明 · 李东阳

太邱今在皋比席,日与诸生泳圣涯。

白发满头归未得,青山满眼路迢迢。

作者简介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他生于京师(今北京),祖籍湖广茶陵(今湖南茶陵),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1495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参与机务,李东阳在文学上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是明代茶陵诗派的开创者,他一生著作颇丰,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翼诒谋录》等传世。

译文

太邱先生如今坐在讲学的席位上,每天与学生们一起探讨圣人的学问,尽管他已满头白发,但仍未能归隐山林,眼前的青山虽美,但归途却遥远而漫长。

释义

“太邱今在皋比席”中的“太邱”指太邱先生,即诗中的主人公;“皋比席”指讲学的席位,古代常用虎皮覆盖座位以示尊贵。“日与诸生泳圣涯”中的“诸生”指学生,“泳圣涯”指探讨圣人的学问,比喻学问深邃如海洋,后两句则表达了太邱先生虽年迈但仍未归隐,对归途的向往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太邱先生讲学、与学生探讨学问的场景,展现了他对学问的热爱与执着,诗中“太邱今在皋比席,日与诸生泳圣涯”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太邱先生传道授业的形象,表达了他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怀,后两句则通过“白发满头归未得,青山满眼路迢迢”的描写,表达了太邱先生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现实中的无奈与遗憾,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东阳对太邱先生的敬仰与赞赏有关,太邱先生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和教育家,其讲学精神和学术成就对李东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东阳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太邱先生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学问和人生的思考,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学者的尊重。

《赠太邱先生肖像》是一首充满敬意与感慨的诗歌,通过描绘太邱先生的讲学场景和归隐情怀,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