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对绿窗陈素素,一编题识几酸心。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素素窗间稿

清·冒襄

间对绿窗陈素素,一编题识几酸心。

深情欲诉谁能解,独坐空斋听雨吟。

作者简介

冒襄(1611年-1693年),字辟疆,号巢民,又号朴巢,江苏如皋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他出身于官宦之家,自幼便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冒襄一生著述颇丰,在文学、戏曲等领域均有卓越成就,其为人风流倜傥,与董小宛的爱情故事更是传为佳话。

译文

面对着绿色的窗棂,我陈列着素素的文稿,每读一篇题识都让我心酸不已,我满心的深情想要倾诉,却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只好独自坐在空荡荡的书斋里,听着窗外的雨声低吟。

释义

“间对绿窗陈素素”描述了诗人面对着绿色的窗棂,摆放着心爱之人的文稿(这里“素素”可能是文稿的作者,也可能是诗人的心上人,结合背景可理解为冒襄的心上人董小宛或其化名)。“一编题识几酸心”表达了诗人阅读文稿时内心的酸楚与感慨。“深情欲诉谁能解”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深情却无人理解的孤独与无奈。“独坐空斋听雨吟”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寂的氛围,诗人只能独自坐在书斋里,听着雨声来排解内心的苦闷。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心上人的深切怀念和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首句“间对绿窗陈素素”既描绘了场景,又点明了主题,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一编题识几酸心”则通过具体的动作和感受,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表达,后两句“深情欲诉谁能解,独坐空斋听雨吟”则通过反问和描绘,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推向了高潮,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冒襄与董小宛的爱情故事有关,冒襄与董小宛的爱情故事在明末清初广为流传,两人情投意合,却因种种原因未能长相厮守,在董小宛去世后,冒襄常常怀念起与她共度的时光,这首《题素素窗间稿》可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董小宛的深切怀念和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墨客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历史久远和资料有限,以上解析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但无论如何,这首诗都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佳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