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村居避乱
宋·刘克庄
惊听城头咽暮笳,避灾偶入老农家。
主人留客无多物,浊酒青灯话岁华。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四次被罢黜,晚年致力于文学创作,诗、词、文皆有深厚造诣,是南宋后期文坛的领袖人物之一,刘克庄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细腻温婉之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起伏。
译文
傍晚时分,我惊恐地听到城头上传来低沉悲凉的胡笳声,为了躲避战乱,我偶然间来到了一户老农家中避难,老农热情地收留了我,虽然家中没有什么贵重的东西可以招待,但他还是拿出了浊酒,点亮了青灯,与我一起谈论着过去的岁月。
释义
“惊听城头咽暮笳”描绘了战乱时期城市的凄凉景象,胡笳声的低沉悲咽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避灾偶入老农家”则表达了诗人在战乱中寻求庇护的无奈与幸运。“主人留客无多物,浊酒青灯话岁华”则展现了老农的淳朴善良和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战乱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在老农家中的避难经历,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流离失所的痛苦,诗中“惊听”二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恐惧和不安,而“咽暮笳”则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悲凉氛围,老农的收留和与诗人的对话,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互助,也反映了在战争面前,普通民众的无力和无奈,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刘克庄作为一位心系国家、关注民生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在战乱中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普通民众命运的深切同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刘克庄在文学创作上追求真实、关注社会现实的创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