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诸岛气萧森,漠漠风烟接太阴。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望

明 · 李梦阳

清秋诸岛气萧森,漠漠风烟接太阴。

万顷波涛惊海色,一行雁字写秋心。

楼头日暮斜阳尽,陌上萧萧黄叶深。

极目江山何处是,空余芳草自青青。

作者简介

李梦阳(1473年-1530年),字献吉,号空同子,祖籍甘肃庆阳,后徙居河南扶沟,明代文学家、诗人,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他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文学要回归古代经典,对明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李梦阳的诗风雄奇豪放,感情真挚,语言质朴有力,是明代文坛的重要代表之一。

译文

清冷的秋天,众多岛屿上弥漫着萧瑟的气息,茫茫的风烟与阴暗的天空相接,万顷波涛汹涌澎湃,令人心惊胆颤,一行大雁排成字形,仿佛在天空中书写着秋天的思绪,楼头日暮,斜阳已尽,田野间黄叶萧萧飘落,堆积深厚,极目远眺,这江山何处是尽头,只剩下那芳草依旧青青。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傍晚的苍茫景象,通过岛屿、风烟、波涛、雁字、斜阳、黄叶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寂寥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和留恋。

赏析

这首诗以“秋望”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日傍晚的壮丽景色,首联“清秋诸岛气萧森,漠漠风烟接太阴”以清冷、萧瑟的笔触开篇,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颔联“万顷波涛惊海色,一行雁字写秋心”则通过波涛的汹涌和雁字的书写,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萧瑟和寂寥,颈联“楼头日暮斜阳尽,陌上萧萧黄叶深”以斜阳、黄叶等意象,描绘了秋日傍晚的凄清景象,尾联“极目江山何处是,空余芳草自青青”则以问句作结,表达了诗人对江山无尽、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和留恋。

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有力,充分展现了李梦阳作为复古派领袖的文学才华和诗歌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梦阳在秋日傍晚时分,眺望远方江山时所写,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波折,内心充满了感慨和无奈,通过描绘秋日傍晚的苍茫景象,他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和留恋,这首诗也反映了李梦阳作为复古派领袖的文学追求和诗歌风格,强调了对古代经典的回归和借鉴。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