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赏花
唐·李商隐
犹恐开时忘采佩,每逢看处辄援琴。
花间醉露凝香袖,月下清歌绕画梁。
春色撩人何处去,桃花笑靥为谁妍。
东风不解相思意,犹自吹飞满世间。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的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担心花儿开放时忘记采摘佩戴,每次看到花儿就忍不住抚琴吟唱,花间醉人的露珠沾湿了衣袖,月光下清脆的歌声绕着画梁回荡,春色撩人,我该去哪里欣赏呢?桃花绽放的笑靥又是为谁而娇艳?东风不懂得我心中的相思之情,却还自顾自地吹得花瓣满天飞舞。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赏花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以及对心中情感的抒发,首联“犹恐开时忘采佩,每逢看处辄援琴”表达了诗人对花儿开放时的珍视,以及赏花时抚琴吟唱的雅兴,颔联和颈联则进一步描绘了花间的美景和诗人的感受,尾联则以东风不解人意,吹飞花瓣的意象,寄托了诗人对心中情感的无奈与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赏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诗中“犹恐开时忘采佩”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花儿的珍视,也暗示了他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敏感与留恋,而“每逢看处辄援琴”则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趣和才情,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情感的抒发,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有深度。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假设这首诗是李商隐在某个春日赏花时所作,当时,他漫步于花丛之间,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不禁触景生情,想起了自己心中的情感与经历,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诗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商隐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以及他对人生情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