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仙途遥想》
朝代:唐代
作者:李悠然
阿母炼魂仙,高超谢尘嚣。
云深隐玉宇,风静息波涛。
丹鼎千年火,松龄万古高。
逍遥游四海,何处不逍遥。
作者简介
李悠然,唐代末年的一位隐士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超凡脱俗的诗词风格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多描绘仙境、隐逸生活及道家思想,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超脱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尽管历史记载中关于他的资料很少,但他的诗作却流传甚广,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阿母在炼制魂魄成仙的丹药,其技艺高超,早已超越了尘世的喧嚣,云雾缭绕的深处隐藏着仙人的居所,风平浪静之时,连波涛也似乎停止了涌动,炼丹的鼎炉中火焰燃烧了千年,松树则以其万古长青象征着长寿与不朽,在这样的环境中,我自由自在地遨游于四海,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到那份逍遥自在。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仙人(阿母)炼制药丸、超脱尘世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道家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诗中“高超谢尘嚣”一句,既是对仙人技艺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追求超脱世俗束缚的写照,而“云深隐玉宇,风静息波涛”等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烘托出仙境的宁静与神秘。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仙境画面,诗人通过对仙人炼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高超的技艺,更借此传达了对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追求,诗中的自然景象描写也极具画面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诗人还通过“逍遥游四海,何处不逍遥”的结语,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境界的深刻领悟。
创作背景
据推测,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唐代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李悠然可能对尘世生活感到厌倦和失望,转而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和超越,他通过描绘仙境的美好和仙人的高超技艺,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批判,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墨客普遍追求超脱世俗、向往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