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仙诗》
朝代:魏晋
作者:郭璞
皎皎群胎仙,啸歌杂灵璈。
遨游八极外,盘桓九天高。
云锦拂玉砌,丹霞映金袍。
乘风凌绝壑,跨鹤度仙桥。
作者简介
郭璞(276年-324年),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魏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好古文、奇字,精天文、历算、卜筮,擅长诗赋,是游仙诗的祖师,郭璞除家传易学外,还对道教有深入研究,是道教学者和神仙方士,相传他善“五行、天文、卜筮之术,攘灾转祸,通致无方,虽京房、管辂不能过也”。
译文
明亮的群仙们,伴随着灵璈(一种仙乐)的歌声呼啸歌唱,他们在八极之外遨游,盘旋在九天之上,云彩如同锦绣拂过玉石砌成的宫殿,红霞映照着金色的仙袍,他们乘风飞越绝壑,跨鹤渡过仙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群仙在仙境中自由遨游、欢歌笑语的场景,皎皎群胎仙,形容仙人们明亮、纯洁;啸歌杂灵璈,指仙人们伴随着仙乐的歌声呼啸歌唱,遨游八极外,盘桓九天高,描绘了仙人们遨游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之中,盘旋在九天之上的壮丽景象,云锦拂玉砌,丹霞映金袍,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仙境中的美景和仙人们的华丽装扮。
赏析
郭璞的这首《游仙诗》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仙境的奇幻与美丽,诗中通过对群仙遨游、欢歌、装扮等细节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超凡入圣的氛围,诗中的意象如“八极外”、“九天高”、“云锦”、“丹霞”等,都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给人以无限遐想,郭璞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使得仙境与尘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仙境的美好与神秘。
创作背景
郭璞生活在魏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黑暗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郭璞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和无奈,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虚无缥缈的仙境,希望通过描绘仙境的美好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郭璞对道教和神仙方术有深入的研究,这也为他创作游仙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游仙诗》不仅是对仙境的描绘和赞美,更是郭璞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