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思清夜山阳会,玉笛声残月未移。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139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阳夜会

唐·韦应物

遥思清夜山阳会,玉笛声残月未移。

酒罢欲归心未已,更凭栏干看落晖。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常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淡淡的哀愁与人生的哲思。

译文

在遥远的思绪中回想起那清冷的夜晚,在山阳(地名,此处泛指某地)的聚会;玉笛的乐声渐渐消散,而天上的明月却未曾移动分毫,酒宴结束后,想要归去的心情却未能平复,于是再次倚靠在栏杆上,静静地观赏着落日余晖。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聚会情景的深切怀念,以及酒宴结束后内心难以平复的情感,首句“遥思清夜山阳会”直接点题,引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次句“玉笛声残月未移”以景寓情,玉笛声渐弱象征着聚会的结束,而月未移则暗示时间的静止,表达了诗人对那一刻美好瞬间的留恋,后两句“酒罢欲归心未已,更凭栏干看落晖”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不舍,即便酒宴已散,他仍不愿离去,而是选择继续留在原地,凝视着落日,沉浸在回忆与现实的交织中。

赏析

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韦应物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遥思”、“玉笛声残”、“月未移”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孤独心境的抒发,诗中的“酒罢欲归心未已”一句,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相聚别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不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之时,作为一位曾经历过官场沉浮、人生起伏的诗人,韦应物在晚年更加倾向于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在一次与友人相聚后,面对离别与时光流逝,他心中涌起了对过往岁月的无限怀念,以及对当前孤独生活的淡淡哀愁,于是写下了这首《山阳夜会》,以表达自己对人生、友情及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