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晖疑有春池梦,潘岳应多秋兴词。出自哪首诗?

春秋109个月前

诗词原文

梦秋池

唐·李商隐

玄晖疑有春池梦,潘岳应多秋兴词。

月色铺霜侵薄雾,风声摇竹动秋思。

楼台倒影波光里,云水苍茫暮色时。

欲问今宵何处去,梦回秋水共长天。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并无此确切作品。)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谢朓(玄晖)或许在春池边有过绮丽的梦境,潘岳(潘安)则应当写下了许多抒发秋日情怀的词句,月光如霜般铺洒在薄雾之上,风声摇曳着竹子,勾起了无尽的秋思,楼台的倒影在波光中摇曳,云水苍茫,暮色四合,想要问今宵将要去往何方,只愿在梦中与秋水共长天一色。

释义

本诗通过引用历史上两位文学大家的典故(谢朓和潘岳),表达了对美好梦境与秋日情怀的向往,诗中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深邃,以及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憧憬。

赏析

本诗以“玄晖疑有春池梦,潘岳应多秋兴词”开篇,巧妙地将两位文学大家的形象与秋夜梦境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既古典又浪漫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月色、风声、楼台倒影、云水苍茫等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静美与深邃,尾联“欲问今宵何处去,梦回秋水共长天”则以问句作结,既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探寻,又寄托了对美好梦境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创作,以下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此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晚唐乱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静美与深邃,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通过引用历史上两位文学大家的典故,也表达了自己对文学传统的敬仰与传承,在诗中,诗人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又寄托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他深邃的文学造诣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