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琴曲歌辞·湘夫人
唐·张籍
湘水吟伤远望时,
苍梧云没九疑祠。
秋风飒飒雨萧萧,
荷叶枯黄菱叶凋。
挥手一奏离骚曲,
促轸重作高山弄。
曲终声尽意无穷,
月照寒波湘水东。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籍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张籍,字文昌,唐代著名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定居于洛阳,张籍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语言凝练,多写日常生活琐事,反映社会现实,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在当时颇受欢迎,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在湘水之畔吟咏,心中满是远望的伤感,
苍梧山的云雾遮蔽了九疑祠的踪迹。
秋风飒飒,细雨萧萧,
荷叶已经枯黄,菱叶也已凋零。
我挥手弹奏起一曲离骚,
又急忙拨动琴弦,重奏高山流水之音。
曲终声尽,但心中的情意却无穷无尽,
月光照耀着寒冷的湘水,向东流去。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湘水之畔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情感,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感慨,诗中“挥手一奏离骚曲,促轸重作高山弄”两句,既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赏析
这首诗以湘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诗中“挥手一奏离骚曲”一句,借用了屈原的《离骚》来抒发自己的哀愁和不满,而“促轸重作高山弄”则是对古代琴曲《高山流水》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创作背景
张籍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正处于人生的某个低谷期,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作为一位深受古代文化熏陶的诗人,张籍在诗中巧妙地引用了《离骚》和《高山流水》等古代文化元素,既展现了自己的文化底蕴,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湘水作为古代文人墨客常常吟咏的对象,也为这首诗增添了一份浓厚的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