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赤日烈如火,洞里石泉凝作冻。的解释

风云109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吟

唐·皎然

山上赤日烈如火,洞里石泉凝作冻。

夏夜衣单觉露寒,秋云无迹风自弄。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皎然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均有深厚造诣,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人交往密切,有诗文集留世,他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佛寺禅境,风格清丽闲淡,为唐代诗坛一大家。

译文

山巅之上,烈日如火般炽热;而山洞之内,石缝间流出的泉水却凝结成了冰凌,夏夜时分,尽管身着单薄衣裳,仍觉山中露水带来的寒意;秋日的天空中,云朵消散无踪,唯有清风自在吹拂。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山上与洞中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山中气候的多样与奇妙,前两句“山上赤日烈如火,洞里石泉凝作冻”直接描绘了极端的气候差异,山上炎热如夏,洞中却寒冷似冬,后两句则进一步通过夏夜的凉意和秋风的吹拂,强调了山中气候的变幻莫测,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赏析

皎然的《山居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中自然环境的独特魅力,诗中“山上”与“洞里”的对比,不仅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和温度反差,也寓意着世间万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在表现手法上,皎然运用了夸张和对比的手法,使诗歌的意象更加鲜明,情感更加饱满,他还巧妙地融入了季节和时间的元素,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引人遐想。

创作背景

皎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林寺庙中度过,他对山林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理解,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山居期间,对山中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的结晶,通过这首诗,皎然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寄托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在唐代诗坛上,皎然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传承。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