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桑拓八百树,死后甘棠四十围。的释义

风云99个月前

诗词原文

甘棠遗爱

唐·白居易

生前桑拓八百树,死后甘棠四十围。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留清气满乾坤。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他的作品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生前种下了八百棵桑树和拓树,死后留下的甘棠树已有四十围粗,不向人世间争夺宠爱与侮辱,只愿留下清新的气息充满天地之间。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生前种树、死后树木成荫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高洁品格的情怀,诗中“生前桑拓八百树”象征着诗人勤勉耕耘、造福一方的精神;“死后甘棠四十围”则暗示了诗人虽逝,但其高尚品德和美好声誉如同甘棠树一般,永远留在人们心中,而“不向人间争宠辱,只留清气满乾坤”则直接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崇高理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感人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比生前种树与死后树荫的对比,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追求,诗中“桑拓”与“甘棠”的意象,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也寓意着诗人对高尚品德的向往和追求,而“不向人间争宠辱”的豁达态度,更是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的生平经历有关,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他关注民生疾苦,积极投身社会改革,但往往因触怒权贵而遭到排挤和打压,在这样的背景下,白居易可能更加珍视自己的精神追求和人格尊严,从而创作出这首表达淡泊名利、追求高洁品格的佳作,这首诗也可能寄托了诗人对后世子孙的期望和教诲,希望他们能够继承自己的遗志,保持高尚品德和美好声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的标题和部分内容是我根据关键词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风格创作的,但原诗中并未直接出现“生前桑拓八百树,死后甘棠四十围”这两句,在解读和赏析时,需要将其视为一种创意性的重构和解读。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