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宋·欧阳修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其二
平山堂上绮筵开,风送荷花十里来。
何如在纶阁,纱帽醉吟偏。
作者及朝代
作者: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以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
作者简介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杰出文学家和史学家,他不仅在诗文创作上有着极高的成就,而且在史学研究、政治改革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他的文风自然流畅,语言简练,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见解,在政治上,他主张改革,积极参与庆历新政,虽然最终未能完全实现其政治理想,但他的改革精神和文学成就都为后世所敬仰。
译文
其二译文:
在平山堂上盛大的宴会正在举行,微风吹拂,带来了十里之外的荷花香气,哪里比得上在朝廷中任职,戴着纱帽,饮酒吟诗,自在逍遥呢?
释义
“何如在纶阁,纱帽醉吟偏”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在朝廷任职生活的怀念和向往,纶阁,即朝廷中的官署,这里代指朝廷,纱帽,是古代官员的帽子,这里代指官员的身份,诗人通过对比在平山堂上宴饮赏景与在朝廷中任职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对后者的怀念和向往,他认为,在朝廷中任职,虽然忙碌,但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华,为国家做出贡献,而且生活也相对自在逍遥,这是他在地方任职时所无法比拟的。
赏析
这首诗是欧阳修送别友人刘仲原甫出任扬州知州时所作,诗中通过描绘平山堂的壮丽景色和宴会的盛况,以及诗人对朝廷生活的怀念,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友人品格的赞美。“何如在纶阁,纱帽醉吟偏”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他的豁达和洒脱,诗人并没有因为离别而过于伤感,反而以一种乐观和积极的态度来看待这次送别,这种情感的处理方式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感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欧阳修在送别友人刘仲原甫出任扬州知州时所作,当时,欧阳修已经年迈,而刘仲原甫则是他的年轻友人,在送别之际,欧阳修回忆起自己曾经在朝廷任职的时光,对比现在的地方任职生活,不禁感慨万千,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朝廷生活的怀念,这首诗也体现了欧阳修对友人品格的赞美和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