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归君已见,削迹我何求。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109个月前

诗词原文

归隐

唐·贾岛

乞归君已见,削迹我何求。

松叶风吹晚,山花落日愁。

白云生远岫,明月下清秋。

此去无他事,唯应学隐流。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贾长江”,他早年出家为僧,法号无本,后还俗应举,但仕途不顺,一生穷愁潦倒,贾岛的诗歌以苦吟著称,追求字句的精雕细琢,风格清奇僻苦,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的代表作包括《寻隐者不遇》、《题李凝幽居》等。

译文

我向您请求归隐山林您已同意,既然已经决定远离尘世,我还追求什么呢?晚风吹动松叶沙沙作响,山花在落日余晖中更显忧愁,远处的山峰上升起白云,清秋时节明月高悬,此去之后别无他求,只应学习隐士的生活方式。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决心,首联“乞归君已见,削迹我何求”直接点明主题,即诗人已经向某人请求归隐并得到同意,从此不再追求世俗的名利,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暗喻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自然的热爱,尾联“此去无他事,唯应学隐流”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归隐的决心和未来的生活方向。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将归隐生活的宁静、清幽与世俗的喧嚣、浮躁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也通过“乞归”、“削迹”等词语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仕途不顺,多次科举不第,晚年更是贫困潦倒,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逐渐对世俗生活感到厌倦,开始向往归隐山林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而成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归隐后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决心,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仕途不顺、生活困苦的无奈和反思。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