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遵夏历春当孟,礼宪周郊日在辛。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129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郊行

唐·韦应物

时遵夏历春当孟,礼宪周郊日在辛。

晴明风日满川泽,草木欣欣共荣茂。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于山水田园之间,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风格清新淡远,后人将他与王维、孟浩然并称为“王孟韦柳”。

作者简介

韦应物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他的一生经历了从仕途到隐居的转变,这种转变也深刻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他的诗作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也展现了他个人的思想情感和人生追求。

译文

按照夏历现在正是初春时节,周朝礼制规定在辛日举行郊祭,天气晴朗明媚,风和日丽,满川满泽都是春光,草木茂盛,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高处的麦田与青山相接,低洼的水田还未耕种,一片碧绿,村庄里桃花杏花盛开,如同锦绣一般,村民们踏着歌声,敲着鼓乐,欢度清明佳节。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郊外的美丽景色和村民们的欢乐生活,首联点明时令和礼制,颔联和颈联具体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风光,尾联则通过村民们的活动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初春时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郊外的美丽景色和村民们的欢乐生活,诗人运用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将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隐居期间所作,他辞官闲居后,寄情于山水田园之间,以诗歌为伴,以自然为友,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初春时节的郊外景色和村民们的欢乐生活,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