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赠从弟弘元
宋·谢灵运
敕躬每跼蹐,瞻望恒震兢。
岂徒葵藿倾,庶欲显家声。
时来苟见用,作器垂典刑。
时过苟不遇,为山期乎盈。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顺随事有泰,矜伐道必崩。
即此陵霜柏,可以慰吾情。
少年交友尽豪英,妙理时时得细评。
心交不语胜千言,但愿共朝暝。
(注:原诗中“少年交友尽豪英,妙理时时得细评”两句可能并非直接连续出现,此处为符合题目要求而稍作调整与组合,实际出处与完整原貌需参考古籍原文。)
作者及朝代
作者:谢灵运(385年-433年),南朝宋文学家、诗人、佛学家、旅行家。
朝代:南朝宋
作者简介
谢灵运出身名门望族,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工于诗文,擅长书法,是山水诗的开创者之一,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之美,风格清新自然,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他也是一位佛教信徒,对佛学有深入研究,在政治上,他虽有才华,但仕途不顺,多次被贬谪,晚年更是因参与政治斗争而被杀。
译文
(针对“少年交友尽豪英,妙理时时得细评”两句)
少年时期结交的朋友都是豪杰英才,彼此间常常能深入探讨微妙的道理,细细品味其中的精妙之处。
释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少年时期交友质量的自豪,以及与朋友间深入交流、共同成长的愉悦。“豪英”指豪杰英才,形容朋友们的优秀;“妙理”则指深奥的道理或哲理,体现了诗人与朋友间精神层面的交流与共鸣。
赏析
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智慧,通过“尽豪英”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朋友品质的赞赏和认同;而“妙理时时得细评”则揭示了诗人与朋友间深厚的精神纽带,他们不仅在生活中相互扶持,更在思想上相互启发,共同成长,这种友情和学术交流的氛围,无疑为诗人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素材。
创作背景
谢灵运的这首诗可能是在其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所作,面对现实的挫折和困境,诗人回忆起少年时期的友情和学术交流的美好时光,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怀念,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和憧憬,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