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郡中对雨,寄元锡、禹锡二侍御》,下面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郡中对雨,寄元锡、禹锡二侍御
唐·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愧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山公访嵇绍,赵客眇难双。
骢马今朝在何处,江边人吏望旌旗。
遥思耿耿星河落,欲往迢迢江水深。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译文:
官署中兵卫森严,画戟林立;卧室内凝聚着燕赵之地的清香气息,海上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池阁变得十分凉爽,烦闷的疾病近来已经消散,嘉宾又聚满了厅堂,我惭愧自己住的地方太过豪华,却未能亲眼看到百姓的安康,我理清思绪,把是非抛在脑后,性格开朗,不拘泥于小节,现在正值禁食鲜肥之物的时节,幸好还有蔬菜和水果可以品尝,我像山涛一样去拜访嵇康,而你们两位侍御的才华却无人能及,不知你们现在身在何处,江边的官吏和百姓都在盼望着你们的旌旗,我遥想那耿耿星河仿佛已经落下,想要前往却隔着迢迢江水,路途遥远。
释义: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诗人在郡中面对风雨时的所思所感,以及对友人元锡、禹锡的思念之情,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抒发,还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前半部分主要描绘了郡中的景象和诗人的心境,通过“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等句,展现了官署的威严和诗人的闲适;通过“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等句,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和诗人的感受,后半部分则主要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骢马今朝在何处,江边人吏望旌旗”等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行踪的关切和期待。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如“自愧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与“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之间的对比,以及“骢马”和“旌旗”的象征意义,都使得诗歌更加含蓄、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担任某郡太守时所作,当时,他面临着政务繁忙、民生疾苦等问题,内心感到矛盾和困惑,他也十分思念远方的友人元锡、禹锡二人,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作为一位官员和诗人的复杂心境和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