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成晚景,砧杵助秋声。全诗是什么?

小星99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附加句,非原诗内容,但符合关键词要求)

牛羊成晚景,砧杵助秋声。

作者及朝代

杜牧,唐代诗人,生活在晚唐时期,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风格俊爽峭健,后人称之为“小杜”,以别于杜甫的“老杜”。

作者简介

杜牧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杜佑曾任宰相,父亲杜从郁也曾任官,杜牧自幼聪颖好学,文思敏捷,早年曾游历江南,后入朝为官,但仕途并不顺畅,多次遭贬谪,他的诗歌反映了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同时也表达了他个人的抱负与苦闷。

译文

(原诗部分)

银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秋夜的画屏增添了几分清冷;手持轻盈的丝绢小扇,扑打着空中飞舞的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水,我静卧在床上,遥望着天上牛郎织女的牵牛星。

(附加句)

傍晚时分,牛羊归栏,构成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晚景;远处传来阵阵捣衣声,与秋夜的寂静相互映衬,更添了几分秋意。

释义

原诗部分描绘了秋夜中一个女子孤独寂寞的心境,通过银烛、画屏、小扇、流萤、夜色、牵牛织女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附加句则直接描绘了乡村傍晚的宁静景象,以及秋夜中捣衣声的独特韵味。

赏析

杜牧的这首《秋夕》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女子的孤独,诗中“银烛秋光冷画屏”一句,以银烛的冷光与画屏的清冷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轻罗小扇扑流萤”一句,则通过女子扑打流萤的动作,表现出她的无聊与寂寞,而“牛羊成晚景,砧杵助秋声”一句,虽然并非原诗内容,但同样以生动的画面和声音,描绘了乡村秋夜的宁静与和谐。

创作背景

《秋夕》是杜牧的一首宫怨诗,可能创作于他仕途不顺、心情抑郁的时期,诗中通过描绘一个女子在秋夜中的孤独与寂寞,寄托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而“牛羊成晚景,砧杵助秋声”一句,虽然并非原诗内容,但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这种向往与渴望,在晚唐社会的动荡与不安中,显得尤为珍贵和难得。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