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浮螺髻,湖光入酒杯。出自哪首诗?

风云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刘禹锡

山色浮螺髻,湖光入酒杯。

闲来无一事,静坐对山隈。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和批判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山峦的轮廓宛如女子盘起的螺髻,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湖面波光粼粼,仿佛被斟入酒杯之中,闲暇之时,我无所事事,只是静静地坐在山脚下,欣赏着这如画的风景。

释义

“山色浮螺髻”形容山峦的形状如同女子精致的螺髻,漂浮在云雾之间,既展现了山的柔美,又描绘了云雾缭绕的仙境之感。“湖光入酒杯”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将湖光比作美酒,仿佛可以直接倒入杯中品尝,形象地描绘了湖水的清澈与美丽,整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居生活画面。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居图景,前两句通过“山色浮螺髻,湖光入酒杯”的生动描绘,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后两句“闲来无一事,静坐对山隈”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被贬谪期间,面对仕途的不顺和人生的挫折,诗人选择寄情山水,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超脱,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山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自由、向往自然的生活理想和精神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