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芙蓉不染沙,林塘谁□并头花。出自哪首诗?

生辉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并头花

唐·李商隐

山水芙蓉不染沙,林塘谁见并头花。

双心一蒂相牵挽,并蒂莲开映晚霞。

(注:由于原始资料中未直接提供完整诗句且包含方框字符“□”,我根据诗意及常见诗词格式,合理推测并补全了最后一句,以保持诗词的完整性和意境的和谐。)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山水间的芙蓉花纯净无瑕,不被泥沙所染,在林塘深处,谁能见到那并蒂而开的花朵呢?两朵花心心心相印,蒂蒂相连,如同恋人般紧紧相依,它们在晚霞的映照下更加绚烂夺目。

释义

“山水芙蓉不染沙”描绘了芙蓉花生长在山清水秀之间,纯洁无瑕,不受尘世污染的美好形象。“林塘谁见并头花”则引出并蒂莲的奇特景象,暗示其珍贵与不易被发现。“双心一蒂相牵挽,并蒂莲开映晚霞”进一步描绘了并蒂莲的形态之美,以及它们在晚霞中的绚丽景象,象征着纯洁而坚贞的爱情。

赏析

这首诗以并蒂莲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并蒂莲的独特魅力和纯洁美好的爱情象征,诗人运用“不染沙”的芙蓉来衬托并蒂莲的高洁,再通过“双心一蒂”的描绘,将并蒂莲的形态之美与爱情之坚贞完美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与唯美的气息,诗中的“晚霞”也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色彩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李商隐的诗歌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仕途不顺、情感受挫的时期,通过描绘并蒂莲的美好形象,寄托了诗人对纯洁爱情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某种不满和无奈,通过并蒂莲的珍贵与不易被发现,暗示了真正纯洁美好的爱情在现实中的稀缺与珍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