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闻战
宋·陆游
我闻众怒急缨冠,蛮触纷纷笑太鄙。
烽火连宵照狼籍,戈船终日挽漕渠。
羽书驰檄飞如箭,金鼓连天震似雷。
寄语诸公须努力,功成他日共登台。
作者及朝代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作者简介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我听说大家因为愤怒而急于请战,就像古代蛮触两国因小事而争斗,真是可笑又鄙陋,烽火连天,彻夜不息,战场上一片狼藉;战船整日忙碌,在漕渠中穿梭运输,军事文书像箭一样飞速传递,金鼓之声连天震响,如同雷鸣,我在这里寄语各位将领,一定要努力作战,等到功成名就的那一天,我们再一起登台庆祝。
释义
“我闻众怒急缨冠,蛮触纷纷笑太鄙。”:诗人听闻国家有难,民众愤怒,急于请缨杀敌,同时嘲笑那些因小事而争斗的行为(蛮触之战,比喻因小事而起的争斗)。
“烽火连宵照狼籍,戈船终日挽漕渠。”:描述战争场景,烽火连天,战场狼藉;战船忙碌,运输军需。
“羽书驰檄飞如箭,金鼓连天震似雷。”:军事文书迅速传递,金鼓之声震天响,形容战争紧张激烈。
“寄语诸公须努力,功成他日共登台。”:诗人寄语将领们要努力作战,期待功成之日共同庆祝。
赏析
这首诗以战争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对将士们的期望,首联以“众怒急缨冠”和“蛮触纷纷笑太鄙”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又讽刺了那些因小事而争斗的愚蠢行为,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战争场景,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紧张,尾联则以诗人的寄语作结,表达了对将士们的鼓励和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动荡不安、外患频仍的时代,南宋朝廷面对金国的侵略,多次求和妥协,导致国家领土不断丧失,民众生活困苦,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对国家安危深感忧虑,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将士们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奋勇杀敌,保卫国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