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倾城看舞鹤,羽衣谁信是飞仙。的解释

小星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舞鹤

唐·张说

粉壁丹屏倚碧天,

中宵初听步虚声。

闻道倾城看舞鹤,

羽衣谁信是飞仙。

作者简介

张说(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张说早年以才学著称,武则天时期进士及第,累迁至中书舍人,参与编撰《三教珠英》,唐玄宗时,因善于文辞,被召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任中书令,封燕国公,张说擅长文学,为文俊丽,词理宏瞻,朝廷重要文诰,多出其手,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他也是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曾主张改革兵制、整顿吏治,对唐朝中期政治有一定影响。

译文

粉白的墙壁和朱红的屏风倚靠着碧蓝的天空,

半夜时分初次听到那步虚的仙乐在空中回荡。

听说满城的人都来观看那翩翩起舞的仙鹤,

谁又能相信那穿着羽衣的舞者真的是飞升的仙人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观赏舞鹤表演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舞鹤表演的魅力和观众对此的惊叹,首句“粉壁丹屏倚碧天”描绘了表演场地的华美,次句“中宵初听步虚声”则点出了表演的时间和环境,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后两句“闻道倾城看舞鹤,羽衣谁信是飞仙”则直接描写了观众对舞鹤表演的热烈反响,以及诗人对舞者技艺高超的赞叹。

赏析

这首诗以舞鹤为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舞鹤表演的魅力和观众对此的惊叹,诗人以“粉壁丹屏倚碧天”开篇,不仅描绘了表演场地的华美,还通过色彩的对比和空间的延伸,营造出一种高远而神秘的氛围。“中宵初听步虚声”一句,以步虚声这一道教音乐为引子,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神秘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之中。

后两句“闻道倾城看舞鹤,羽衣谁信是飞仙”则是全诗的高潮,诗人通过“倾城”一词,生动地描绘了观众对舞鹤表演的热烈反响,同时也暗示了舞鹤表演在当时的极高声誉,而“羽衣谁信是飞仙”一句,则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舞者技艺高超的赞叹和对其身份的疑惑,这种疑惑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趣味性,还使读者在欣赏舞蹈的同时,对舞者的身份和技艺产生了更多的联想和想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张说在朝廷中的生活经历有关,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张说经常参与朝廷的各种庆典和宴会,有机会观赏到各种精彩的表演,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舞鹤表演的场景和观众的反应,表达了自己对这种艺术形式的喜爱和赞叹,他也可能借此机会向读者展示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舞蹈艺术的重视和推崇,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