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喜身閒如野鹤,谁能心苦似么荷。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58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

唐·白居易

自喜身閒如野鹤,谁能心苦似么荷。

风前月下无人会,水畔花间得自多。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生哲理、自然风光等多个领域,是唐代文坛的重要代表之一。

译文

我暗自庆幸自己如同闲云野鹤般自在,又有谁能像那劳苦的荷花一样内心煎熬?在清风明月之下,无人能理解我的这份闲适,但在水边花间,我却能独自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释义

“自喜身閒如野鹤”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闲适生活的喜爱和满足,将自己比作自由自在的野鹤,无拘无束;“谁能心苦似么荷”则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自己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暗指荷花虽美,却生长在泥泞之中,象征着世俗的烦恼与束缚;“风前月下无人会,水畔花间得自多”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独自品味闲适生活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通过将自己比作野鹤,与荷花形成对比,诗人巧妙地传达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诗中的“风前月下”、“水畔花间”等意象,不仅描绘了一幅幅宁静美好的画面,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白居易闲适诗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此时的他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世态炎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晚年,白居易更加倾向于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态的写照,通过描绘自己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烦恼的摒弃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