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挽胡季随
宋·王十朋
文行高当世,才名动四夷。
悬车未六十,鼓缶终大耋。
遗爱留江表,清名在史辞。
空余耆旧传,千古使人悲。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十朋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王十朋(1112年—1171年),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市)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被宋高宗亲擢为进士第一(状元),官秘书郎,曾数次建议整顿朝政,起用抗金名将,孝宗立,累官侍御史,力陈抗金恢复之计,历知饶、夔、湖、泉诸州,救灾除弊,有治绩,时人誉其政绩为“江东第一”,卒谥“忠文”,有《梅溪集》等传世。
译文
胡季随的文采德行高尚,在当代无人能及,他的才名和声誉远播四方,他却在未满六十岁的时候就退休了(悬车,古代指致仕,即退休),最终在晚年以击缶(一种乐器,此处象征晚年生活)的方式度过了他的余生,他在江南地区留下了深厚的仁爱之情,清白的名声也被载入史册,只留下了一部关于他的耆旧传,让后人读来感到无尽的悲伤。
释义
悬车未六十:指胡季随在未满六十岁时就退休了,表达了对其早退的惋惜。
鼓缶终大耋:大耋,指高寿之人,此句形容胡季随晚年以击缶自娱,终其一生。
赏析
这首诗是对胡季随一生功绩和品德的高度赞扬,首联“文行高当世,才名动四夷”直接点出了胡季随的文学造诣和道德品行,以及他在国内外的广泛影响,颔联“悬车未六十,鼓缶终大耋”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胡季随早退的遗憾,同时也展现了他晚年生活的淡泊与宁静,颈联“遗爱留江表,清名在史辞”进一步强调了胡季随的仁爱和清廉,他的事迹被载入史册,永垂不朽,尾联“空余耆旧传,千古使人悲”则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胡季随逝世的哀悼和对他的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十朋为悼念好友胡季随而作,胡季随是一位才华横溢、品德高尚的文人,他在文学和政治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他却在未满六十岁时就退休了,晚年生活虽然淡泊宁静,但也充满了遗憾,王十朋在得知胡季随逝世的消息后,深感悲痛,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缅怀好友,表达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