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云金石姿,翻与蒲柳同。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杂诗十二首·其五》

唐·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谁云金石姿,翻与蒲柳同。

风霜有信时,荣枯自不同。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陶渊明

朝代: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译文

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

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

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谁说金石般坚固的姿质,会和那脆弱的蒲柳一样凋零?

风霜有信,季节更替,草木荣枯自有其规律。

释义

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及时行乐以及坚守本心的思考。“谁云金石姿,翻与蒲柳同”一句,意为“谁说金石般坚固的姿质,会和那脆弱的蒲柳一样凋零?”这里用金石和蒲柳作对比,金石坚固耐久,蒲柳则易凋落,比喻人的资质有差异,寿命有长短,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坚守本心、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

赏析

“谁云金石姿,翻与蒲柳同”一句,是全诗的亮点之一,诗人通过对比金石和蒲柳,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金石坚固耐久,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蒲柳易凋落,则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诗人以此提醒自己,即使面对生命的无常,也要保持金石般的坚韧和毅力,不轻易屈服于命运的摆布,这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即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寿命的长短,而在于是否能坚守本心、活出真我。

创作背景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黑暗的时代,诗人对现实社会深感不满,但又无力改变,于是选择归隐田园,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及时行乐的倡导以及对坚守本心的赞美,通过对比金石和蒲柳,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