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墀满拟万言献,日华岂料五色迷。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119个月前

诗词原文

拟献天墀

唐·罗隐

天墀满拟万言献,日华岂料五色迷。

空将笺彩生悲思,欲把江山入品题。

风过御沟花片落,月临行殿角声凄。

可怜未展凌云志,虚负凌云一丈溪。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隐,字昭谏,晚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诗人,他生活在晚唐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一生郁郁不得志,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故其诗作中常流露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罗隐的诗风犀利,讽刺深刻,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多有揭露和批判,同时也表现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译文

我满心打算在天子的殿前献上万言的谏书,却未曾料到,朝廷的局势如同日华般变幻莫测,令人眼花缭乱,我空有满腔的热情和才华,却只能将彩笺上的文字化作无尽的悲思,想要将国家的江山社稷写入诗篇,却无从下笔,风吹过御沟,花瓣纷纷飘落,月光洒在行宫之上,号角声显得格外凄凉,可悲的是,我未能实现自己的凌云壮志,白白辜负了那条象征着高远志向的凌云溪。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罗隐对朝廷局势的复杂感受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首联“天墀满拟万言献,日华岂料五色迷”描绘了诗人原本满怀信心地准备向皇帝进谏,却意外发现朝廷局势复杂多变,难以捉摸,颔联“空将笺彩生悲思,欲把江山入品题”则表达了诗人虽有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无奈和悲哀,颈联“风过御沟花片落,月临行殿角声凄”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宫廷氛围,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孤独,尾联“可怜未展凌云志,虚负凌云一丈溪”则直接抒发了诗人未能实现远大志向的遗憾和悔恨。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罗隐对朝廷局势的复杂感受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又有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通过自然景象和宫廷氛围的描绘,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凄凉、孤独的氛围,进一步突出了自己内心的悲愤和无奈,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朝廷腐败、社会动荡的不满和忧虑,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深深担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民不聊生,罗隐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朝廷的腐败和社会的不公深感痛心,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深感怀才不遇的悲愤和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朝廷局势的复杂感受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对朝廷腐败和社会动荡的不满和忧虑。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