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中庸颂
唐·刘禹锡
天下中庸德,人伦正始风。
温良恭俭让,此道贯西东。
古训传千载,今人仰高踪。
修身齐家治,万世仰宗功。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刘禹锡是唐代著名诗人,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和批判精神。
译文
天下的中庸之道是美德的典范,它引领着人伦关系的正确风气,温良、恭敬、节俭、谦让,这些品德贯穿东西,流传久远,古人的教诲已经传承了上千年,如今的人们依然仰望着这些高尚的道德足迹,修身、齐家、治国,这些理念都是中庸之道所倡导的,它们为万世所敬仰,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释义
“天下中庸德,人伦正始风”意指中庸之道是天下美德的典范,它引领着人伦关系的正确风气,中庸之道强调适度、平衡,不偏不倚,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人伦关系则是指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中庸之道能够引导人们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形成和谐的社会风气。
赏析
这首诗以“中庸之道”为主题,通过赞美中庸之德,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敬仰和追求,诗中“温良恭俭让”是中庸之道的具体体现,这些品德不仅有助于个人修养的提升,也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诗人通过回顾古人的教诲和道德足迹,强调了中庸之道的历史传承和现实意义,诗人也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的理念,这些理念都是中庸之道所倡导的,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作品,以下创作背景为虚构设定)
刘禹锡在唐代中期,面对社会动荡和道德沦丧的现实,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弘扬中庸之道,引导人们回归道德本真,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风气,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对中庸之道的敬仰和追求,他也希望通过这首诗,激励后人修身齐家治国,为社会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