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寄梅
朝代:清代
作者:龚自珍
寄梅文字未能删,心思成疴竟积顽。
雪里风前吟未了,江南春信又花间。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改革家、政治家,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官至礼部主事,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译文
寄给远方的梅花诗句未能删去,心中的思绪成了难以治愈的病痛,竟然积累成了顽固的痼疾,在风雪中吟咏未完,江南春天的消息又随着花间传来。
释义
寄梅文字未能删:指作者写给远方友人的关于梅花的诗句,因情感深重而难以割舍,故未能删去。
心思成疴竟积顽:心中的思绪和情感如同疾病一般,难以治愈,且逐渐积累成了顽固的痼疾。
雪里风前吟未了:在风雪中吟咏诗句,尚未结束。
江南春信又花间:江南春天的消息又随着花间传来,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赏析
这首诗以寄梅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难以割舍的情感,首句“寄梅文字未能删”直接点题,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不舍,次句“心思成疴竟积顽”则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将心中的思绪比作难以治愈的疾病,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情感的深沉和复杂,后两句“雪里风前吟未了,江南春信又花间”则通过描绘风雪中吟咏和春天花间传信的场景,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友人的期盼和等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龚自珍仕途不顺、心情抑郁的时期,他身处晚清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使得他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寄梅这一意象,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内心的痛苦,他也通过描绘风雪中吟咏和春天花间传信的场景,寄托了对未来的期盼和希望,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龚自珍个人的情感和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时代背景和人文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