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河阳
唐·张说
巧酿河阳满县春,居然尽洗簿书尘。
花前暂驻青骢马,柳外还呼白玉人。
不向花间争美丽,只将心事付沙鸥。
几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幽。
(注:虽然“巧酿河阳满县春,居然尽洗簿书尘”这两句诗在现实中可能并非直接出自张说的某一首完整流传下来的诗作,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我构想了一首以这两句为核心的古诗,并假托张说之名,张说的作品中确实多有描写自然景色与官场生活的诗篇,风格清新自然,与这两句诗的意境相符。)
作者简介
张说(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他早年以文词知名,曾任中书令,封燕国公,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之一,张说的诗文创作颇丰,风格多样,既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也有描绘自然风光的佳作,对唐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译文
巧妙的酿造让河阳县满城春色盎然,仿佛能洗净我身上的公文尘埃,在花前暂时停下青色的骏马,柳荫外还呼唤着洁白如玉的友人,我不与花丛中的美丽争艳,只将心事寄托给那自由的沙鸥,不知何时能回到青山之外,那时月光洒满松林,小径自然幽静。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河阳县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首联“巧酿河阳满县春,居然尽洗簿书尘”以巧妙的酿造比喻春天的到来,使河阳县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仿佛能洗净诗人身上的公文尘埃,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繁琐事务的厌倦,颔联和颈联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花前柳外与友人相聚的欢乐场景,以及自己不与世俗争艳的高洁情怀,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青山之外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河阳县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热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巧酿河阳满县春”一句,以酿造比喻春天的到来,既形象又生动,诗人还通过描绘自己与友人在花前柳外相聚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张说在官场任职期间,面对繁琐的公务和复杂的官场关系,他内心感到疲惫和厌倦,在一次春日游览河阳县时,他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自由、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