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必祭意固厚,朝夕而奉礼反轻。上一句是什么?

小星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祭礼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饮食必祭意固厚,朝夕而奉礼反轻。

家祭未忘先泽远,心香常荐祖魂明。

晨昏奠酹情何切,岁月蹉跎意更盈。

但愿儿孙承祖训,虔诚祭祀永传名。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日常饮食时必定祭祀,心意固然深厚,但若只是早晚形式上的供奉,礼仪反而显得轻薄,家中的祭祀没有忘记祖先的恩泽深远,心中常怀敬意,如同点燃心香祭祀祖先的灵魂,从早到晚的祭奠,情感是多么真切,岁月虽然蹉跎,但心中的敬意却更加充盈,只希望儿孙们能够继承祖先的教诲,虔诚地进行祭祀,让这份敬意永远流传下去。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祖先祭祀的虔诚与重视,认为仅仅在早晚进行形式上的供奉是不够的,真正的敬意应该体现在日常的饮食中,时刻不忘祖先的恩泽,诗人通过“心香常荐”来表达自己对祖先的怀念与敬意,并希望这种敬意能够代代相传,永不停息。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比日常饮食祭祀与早晚供奉的不同,强调了真正敬意的内涵,诗人以“意固厚”与“礼反轻”的对比,突出了祭祀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供奉,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敬意与怀念,诗人通过“心香常荐”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祖先的深深敬意与怀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亲身经历了南宋与金朝的战争,对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深感忧虑,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游更加珍视家族的传承和祖先的教诲,他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祖先的敬意与怀念,同时也希望儿孙们能够继承祖先的优良传统,保持对家族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这首诗不仅是对祖先的祭祀之作,更是对家族传承和民族精神的深刻反思与呼唤。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