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岳王墓
宋·范成大
翠阜蜿蜒卧陆龙,古祠依倚夕阳东。
松风悽断山鬼泣,林月昏寒水伯空。
诚当俎豆戒烦数,何须祠宇论废兴。
九原若遇韩擒虎,犹胜南朝说尉恭。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成大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早年仕途坎坷,后曾任地方官,政绩显著,晚年退居石湖,致力于文学创作,范成大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田园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
译文
苍翠的山丘蜿蜒曲折,宛如一条卧陆的龙,古老的祠堂紧挨着夕阳照耀的东方,松风凄厉,仿佛山鬼在哭泣,林间月色昏暗寒冷,水神也显得空寂无依,对于岳飞的祭祀,应当真诚地举行,不必过于频繁地举行烦琐的仪式,更无需讨论祠宇的兴废,如果岳飞在九泉之下遇到韩擒虎(隋朝名将,以勇猛著称),那他或许还能胜过南朝时被人称颂的尉恭(虚构人物,此处可能借指当时某些被高估的将领)。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岳王墓及其周边环境的凄清景象,表达了对岳飞忠勇精神的敬仰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感慨,诗中“诚当俎豆戒烦数,何须祠宇论废兴”两句,强调了祭祀岳飞应重在真诚,而非形式上的繁文缛节,也暗示了对当时社会风气中形式主义倾向的批评。
赏析
范成大的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岳王墓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凄清的氛围,既表达了对岳飞的敬仰之情,又隐含了对时局的忧虑和批判,诗中“松风悽断山鬼泣,林月昏寒水伯空”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而“诚当俎豆戒烦数,何须祠宇论废兴”两句,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祭祀岳飞应持的态度,即真诚而不过度,重实质而非形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范成大在游览岳王墓时所作,岳王墓即南宋名将岳飞的陵墓,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栖霞岭下,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因“精忠报国”而闻名于世,但最终被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范成大在游览岳王墓时,深感岳飞之忠诚与悲壮,遂写下此诗以表敬仰之情,并借以抒发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