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州县古祠
唐·白居易
异哉州县王命祀,区区有此疑非经。
香火虔诚祈雨岁,牲牢丰洁报秋成。
林深树密藏幽鸟,水碧山青绕古亭。
百姓何知神意远,但祈风雨及时晴。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作品以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为主,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译文
真是奇怪啊,州县里竟然有王命规定的祭祀活动,这么小的地方居然有这样的祭祀,让人怀疑这是否合乎经典,人们虔诚地点燃香火祈求风调雨顺,用丰盛的祭品报答秋天的丰收,树林深邃,树木茂密,隐藏着幽静的鸟儿,碧绿的水流和青色的山峰环绕着古老的亭子,百姓们哪里知道神灵的心意深远,只是祈求风雨能够按时到来,天气能够晴朗。
释义
这首诗描述了州县里进行的一种祭祀活动,诗人对这种小地方却有如此重要的祭祀表示惊讶,并怀疑这是否符合经典规定,诗人描绘了祭祀的场景,包括虔诚的香火、丰盛的祭品以及美丽的自然环境,诗人指出百姓们对神灵的心意并不了解,只是简单地祈求风雨和晴朗的天气。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州县祭祀的场景,展现了唐代民间信仰的繁荣和百姓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诗人以“异哉”开头,表达了对这种祭祀活动的惊讶和疑惑,同时也暗示了当时社会对于祭祀活动的重视和复杂性,在描绘祭祀场景时,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将香火、牲牢、林深树密、水碧山青等元素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以百姓的口吻表达了他们对神灵的朴素祈求,进一步凸显了民间信仰的朴实和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在地方任职期间,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诗人,白居易在地方任职时经常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生活和信仰,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次参观州县祭祀活动时所写,通过描绘祭祀场景和百姓的祈求,表达了他对民间信仰的关注和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祭祀活动的重视和复杂性,以及百姓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