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夜寄思
唐·李商隐
夜窗时得伽陀句,会寄江城秋雁飞。
月色寒深孤影伴,霜华冷映故人违。
遥思往事如烟散,梦断前程似雾迷。
唯有秋心随雁去,江城夜雨共凄凄。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夜晚的窗前,我时常灵感涌现,写下伽陀(佛教咒语或颂歌)般的诗句,想要将这些思绪寄托给江城上空飞翔的秋雁,月色深寒,只有孤影相伴,霜华冷映,故人却已远离,遥想往事,如同烟雾般消散,前程如梦,却似迷雾般难以捉摸,只有这秋日的思绪,随着秋雁一同飞去,江城之夜,雨声凄凄,与我共同感受这份孤寂。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夜中的孤独与思念之情,通过“夜窗时得伽陀句”展现了诗人创作时的灵感迸发,而“会寄江城秋雁飞”则寄托了他对远方故人的深深思念,后四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孤寂与对往事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赏析
此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首联“夜窗时得伽陀句,会寄江城秋雁飞”既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又巧妙地引出了思念的主题,颔联与颈联则通过月色、霜华、孤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尾联“唯有秋心随雁去,江城夜雨共凄凄”则将诗人的思绪与秋雁、夜雨融为一体,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异乡,远离亲友,心中充满了孤独与思念,秋夜的寂静与清冷,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他写下了这首表达内心情感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与迷茫,也体现了李商隐诗歌中常见的深沉、含蓄与优美。